6月20日,新宝力格苏木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全面增强辖区居牧民的诚信意识,精心组织开展了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》主题宣传活动。本次活动创新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融合的传播模式,通过多元化宣传矩阵提升普法实效。
线上宣传工作中,充分激活嘎查(社区)微信群的传播效能,推送涵盖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》核心要义、政策解读与热点解析的图文手册,这种将抽象法规转化为可视化、场景化内容的传播方式,有效激发了居牧民的学习热情,让信用知识以“指尖传递”的便捷形式实现广泛渗透,在信息流动中构建起立体化的信用文化传播网络。
线下宣传工作中,相关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超市、商店以及居牧民家中,悉心递送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》宣传手册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贷违约、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,对条例中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。同时,着重强调信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,详细阐述守信对个人发展、企业经营带来的积极影响,同时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失信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、信用惩戒等严重后果。
此次宣传活动成效显著,不仅全面提升了新宝力格苏木辖区群众对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》的认知深度,更通过多样化传播手段让诚信理念浸润人心,为构筑诚实守信的社会生态与优质营商环境筑牢根基。下一步,新宝力格苏木将以长效化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,持续创新宣传载体形式,通过拓宽覆盖维度、深化传播精度,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,让信用文明在基层实践中焕发持久活力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